45岁的孙蓉,历经延误治疗、濒临恶变、转院等多番波折,终于找到好办法制服了这个潜伏在身体里2年的“定时炸弹”。
“她们一直说我脖子上有个小鼓包,咽口水的时候上下活动。”孙蓉回忆着甲状腺结节发病前的一些细节。
甲状腺结节是什么,在查出来之前,孙蓉一直闻所未闻。2年前,她第一次查出甲状腺结节的经历,如今仍历历在目。
“当时医生说结节比较小,定期观察就行。如果硬块变大或者有其他症状了再来复查就行。”孙蓉回忆说。
“其他的人查出来也都在观察,谁也没把这个当成病治。”孙蓉观察了一个阶段,没发现结节有变化,就是有时候嗓子有点堵得慌。
两年后,这个潜伏起来的“凶手”终于按捺住不住伸出它的魔爪。孙蓉明显察觉出呼吸、吞咽困难。干重活、爬楼梯喘得厉害;平躺的时候会觉得上不来气,平躺一会就得坐起来喘口气;咽东西的时候总觉得嗓子里有个东西堵在那,但咳不出来,咽不下去;吃饭吃快了,咽下去的东西块太大了,就容易呛着。
孙蓉觉得这就是医生说的“有症状了”,她和家人再也坐不住了,赶紧到当地医院就诊,做超声检查时,这个潜伏起来的家伙,被揪了个正着。
“医生说,你这个结节不太好啊,你去找科室医生看看。”拿到彩超报告后,医生指给孙蓉看,良性结节是光滑的。而她的结节形态很奇怪,”像一只张牙舞爪的小螃蟹。”
“给我看病的医生说这个结节得赶紧处理掉,现在还不能确定结节具体性质,需要手术后看病理才知道。”孙女士回忆说。医生让孙女士先准备一下住院的用品,做手术的话,一周后就来住院。
回家后,孙女士上网查了下,网上说什么的都有,基本分两派,一派是医生,建议手术,另一派是患者,认为手术复发率高,苦口婆心的劝大家不要手术。各有各的理,她也不知道该听谁的。
孙女士说,她不想开刀,不想在脖子上留一个5、6cm的大刀疤。术后卧床,生活不能自理,厕所都不能上,这太可怕了。
一筹莫展之际,同事给她推荐了一个有20多年经验的甲状腺医生,咨询电话 024-6268666
加上微信后,通过与医生沟通,孙女士对自己的病情发展程度、治疗方式有了长足的了解。孙女士了解到沈阳国医甲状腺医院是一个有着20多年专业治疗甲状腺疾病经验的专科医院后,欣然前往。
沈阳国医甲状腺医院的江书刚主任说,孙女士这个结节有可能一开始就是恶性的,但是特征不明显。随着时间推移,小结节上的恶性特征越来越明显。呈现出明显的恶性特征,再耽误下去恐怕会发生淋巴转移!
而且结节越拖越难治,早期发现结节的时候是最佳治疗时机。
等到结节直径>1cm,出现低回声、实性(囊实混合性偏实性)、边界不清、形态不规则、纵横比>1、点状强回声、形态不规则、呼吸困难、吞咽受阻、声音莫名嘶哑等表现的时候,说明结节濒临中晚期。
而出现淋巴转移,淋巴结出现微钙化、形态不规则、低回声等表现,那已经是晚期了,只能切除甲状腺和部分淋巴病灶。
目前孙女士这个结节尚处于中期,没有发生淋巴转移,越快处理越好。孙女士希望能不开刀弄掉这个结节,微波消融治疗能满足孙女士的愿望。孙女士当天做了微波消融治疗。
没开刀、也没切除甲状腺,微波消融针在超声引导下,介入到结节内部,微波热能几秒钟消除掉濒临癌变的结节。不到30分钟就完成了治疗。脖子上只留下一个微不可见的小针眼。
孙女士回到病房后呼吸、吞咽功能恢复如常。她由衷感慨,她朋友做了开放式手术,一周生活不能自理,脖子都不能动,手术后脖子疼了很久。而她做完治疗没有任何不适,平躺、侧躺都没事,还能自己下床、上厕所。她特别高兴,连连说,“我回去帮你们多多宣传!”
很多人和孙女士有相似的经历。结节在不足1cm,甚至不足0.5cm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恶性倾向。并不能说明它是良性的。一旦结节快速增大,表现出恶性倾向,甚至出现淋巴转移时,再想做不开刀的消融治疗就已经晚了。
提醒患者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结节的危害,及早发现,及早治疗
【 什么是多模态微创消融术?这条短视频为您解答一切 】